12/2重感冒一整天,5D2靜靜躺在客廳桌上
昨日傍晚去淡水(with男模),晚上微風廣場(with女模),然後跟model一起吃麻辣鍋劃下句點...結束今日測試,重點一樣擺在錄影部分,也拍了一些平面照,晚上工作一邊頭暈發燒一邊拍...  


先說說我這兩天使用5D2的感覺
對焦"感覺"比5D好一些,不管是暗部對焦或對焦精確度,不過都還是與1D/1Ds差了一些,暗部對焦能力與精度也不如我手上這台四年前的1Ds2
菱形九點對焦點再度證明了.."真的很難用!!"
借用Dpreview的5DMK2 OVF圖


想說用相機自動判斷對焦? 很抱歉...保證有不少照片都是脫焦的(光圈稍大的狀況時)
用自訂對焦點好了? 抱歉,構圖很容易被影響...
也許canon高層該好好正視這個問題,勇於下放高階機種對焦系統(或另外設計中階全幅機用的新對焦系統,起碼給個分散一些的15點or 19點對焦系統吧),別再睜眼說瞎話,說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5D用戶對於現有9點菱形對焦系統都很滿意所以無須放棄現有對焦系統這種鬼話了

相機設定UI改變不少卻不夠友善,也缺少一些自訂功能,如WB模式的K色溫,居然得先進Lv之後才能改變K數值(必須先進入Lv模式 -> 按WB鍵 ->調到K色溫 -> 調整轉盤改變K色溫,不能直接設定K色溫),更該死的居然連前後轉盤設定光圈快門互換都沒有 ,這點比起D300/D700/D3甚至是自家之前的中高階相機....真是差遠了(N家的還貼心在UI內附上幫助說明)

加入D+功能(Dynamic Range)、4段(關、低、標準、強)高ISO降燥抑制、自動ISO範圍、自動亮度等受到好評的功能,但又不如D700那樣的貼心與多樣化,D700的自動ISO好像可以在任何模式(包括M mode)下設定ISO200~1600,5DMK2在M mode下可說沒有自動ISO(固定400),D+功能的ISO會自動在ISO200~1600延展(ISO 50、100哪去了?)

自訂功能也是有改良的地方,例如可以把拍攝選擇RAW+JPG格式設定、Picture Syle等功能放到指定快速鍵上,Lv模式下可切換兩種密度不同的格線,可自選放大區域(5倍、10倍)檢視對焦狀況,這對於拍照或錄影時要求精確對焦很有幫助,另外提供2x組鏡頭周邊失光補償記錄、以及自訂鏡頭調焦功能(可選擇全部或單一鏡頭調整),相機電池可記憶10組,提供電池電量(%)、電池衰減狀況、以及該次電池已拍攝張數(or快門數),不過電池拔下後張數就自動歸零。
在5DMK2用戶自訂設定中,有一項對焦搜索選項(開/關),當設定開啟對焦搜索,在暗處無法一次對到焦時,對焦系統會自動來回嘗試對焦;當對焦搜索關閉時,對焦系統僅會進行一次性搜尋對焦,好處是不會來回拉風箱,不過如果太暗了對不到焦....那還是對不到XD
另外在拍攝模式中也多了50D新增的CA(Creative Auto Mode)這個模式,使用者可調節人像淺景深(會強制將光圈放大一些)或風景拍攝(強制將光圈縮小些),也可以設定將畫面拍亮一些或暗一些
CA模式設定選單,借用Dpreview的圖



3" 92萬像素LCD好看多了也細緻多了,也較容易判斷照片是否對到焦。放大檢視照片時,會類似1DS3那樣子(可能因圖片檔案大?),放大檢視時照片會有零點幾秒的處理時間,但還算頗明快,不過LCD看起來比實際照片漂亮一些,這是在D3/D300/D700、a900上面都一樣(我用過的幾台都如此)。5D MK2的3" LCD還提供兩種亮度設定,一種是七階自訂,另一種設定則是三階自動亮度調整,相機會依照環境光自動調整LCD亮度

實際拍攝狀況下,低ISO的暗部出現了令人不解的紅綠雜點,即便在ISO100~400也同樣發生,另將照片中間調拉亮時偶爾會出現橫條紋,也同樣令人困擾
JPG直出雜訊少但畫質偏軟,應該是太強的AA filter作祟,此外JPG直出的高光位細節保留較完整;RAW轉JPG可得到很好的銳利度,但軟體內(ex: DPP)不宜拉太多銳利度免得影像邊緣出現不自然生硬線條,不過RAW轉出的雜訊全跑出來了,又得做雜訊處理反而又讓銳利度下降,此外RAW轉JPG的高光細節損失嚴重,很難兩全其美,這也是1Ds3的通病

5DMK2的周邊配件如電池、垂直手把跟5D不共用,得另外採購,對於舊有5D使用者轉換上等於會多一筆開銷,另新的LP-E6電池官方公佈CIPA標準測試拍攝張數約850張,不過錄影模式下(包括Lv開啟)就比較耗電

再簡單談談錄影功能,目前以Mov格式內包H.264,後製編輯較麻煩一些,但主要問題還是手動調整光圈、快門、ISO(目前都是全自動)的付之闕如,唯一能調整的是僅能調整曝光補償正負2EV(但是卻是調整ISO值)、曝光鎖定功能,還有可以把相片風格套到影片錄製上。沒有電子ND、Gain、升降格等功能,更不可能有電子變焦桿了,包括目前國外論壇許多玩家要求的每秒24格錄影功能外,前述幾個功能應該可以透過韌體更新加入, 不過最後一個電子變焦桿應該就很難了,畢竟這是一台附有簡易FullHD錄影功能的數位單眼相機,不是有照相功能的HDCam

光圈、快門、ISO自動(而且相機還有點自動亂判斷),代表當你在白天想要利用較亮的光線來拍些低ISO大光圈淺景深的影片(這也是FF錄影很吸引人的無敵散景之處),有可能會被自動縮成F16,淺景深沒了,然後ISO可能還是400~800以上
當晚上時換上大光圈鏡想放大光圈以利得到較佳的畫質、減少暗部Noise,但天不從人願,還是被縮光圈,ISO已經是2000起跳(自動ISO最多至3200),而錄影片斷時ISO超過2000以上,暗部Noise呈倍數成長;當你覺得想讓整個畫面再亮一些,你只能透過前面提到唯一可調整的曝光補償做正負2EV調整,結果就是一加EV,ISO值就飆到3200,回來看影片暗部Noise真是無敵可怕。另外從實拍的錄影片段來看,原始錄影檔的色階變化太快,反差太大導致暗部細節少(已將風格設定的對比降到最低),中間調不連續,都是畫質上的缺點

白天的影片測試還要再多進行,不過我想在還沒有加入手動調整功能之前,夜晚可能是錄影的罩門,那雜訊太可怕了;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可換許多鏡頭來拍效果,還有影片的無敵淺景深
最後,目前感覺5D2錄影時對於藍光變化表現較好,不會有很怪的色調與雜點,但對於紅光變化表現就比較差了

這兩天測試的發現,由於曝光部分的人為介入僅有曝光鎖定與正負2EV曝光補償(調整ISO值,正2EV等於多兩格ISO值,負2EV等於減兩格ISO值),我想夜晚的拍攝,應該盡可能使用大光圈定焦鏡也許可以換來較低一些的工作ISO值與較乾淨的暗部

但前面提到相機會自動控制ISO、光圈,無法人為介入,因此我們發生過白天(約下午四點光線還很亮)使用70-200/2.8L IS USM,用約135mm端拍攝主體,focus在畫水彩畫的小女生身上,想拍淺景深突顯主體,卻被相機自動縮光圈至F16、拉高ISO到800。(錄影前有拍攝幾張平面照片,當時正確曝光值 光圈F4時,1/125s、ISO 200),淺景深沒了......晚上也是,使用50/1.4靠近model拍攝,光圈一樣被縮小、ISO也被拉高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拍攝人員: KEITH、HD精研站長West、熊
演出: Irene、城兆緯

拍攝設備: ● Canon EOS 5D Mark II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● EF24-105mm F4L IS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● EF70-200mm F2.8L IS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● EF50mm F1.4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● Sigma 12-24mm F4.5-5.6 EX DG HSM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● Velbon 630A Tripod with PH-173G Ball Head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● Sandisk 16GB Extreme III CF Card

剪輯設備: ● Edius 5
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● HD SROM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● SHARP AQUOS LC-22P1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● BenQ W20000 DLP 


MK2影片拍攝擷取圖縮圖















5DMK2測試影片檔下載點(MOV格式 H.264編碼 1920x1080)
亮部(5DMK2在亮部表現的很好)
http://www.west.club.tw/5D2/MVI_8781.rar

暗部(暗部表現.....慘不忍睹)
http://www.west.club.tw/5D2/MVI_8210.rar

其餘共10段 FullHD影片片段、原始擷取圖(1920x1080)請至HD精研網站註冊下載觀看,謝謝~
http://www.hd.club.tw/thread-16987-1-1.html

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  平面照片 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這邊絕大多數都是PS CS3 JPG縮圖銳利直出(前兩張為RAW轉JPG),稍後會挑幾張補上大圖

再往前開一些就可以有更好的構圖了....可惜拍這張的時候正在車上,要趕到淡水老街(殘念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這兩天忙工作的事,週末應該就能繼續測試其他項目,屆時也會陸續貼出測試結果(包含a900、5DMK2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skei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