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D3之前,不能免俗的為鏡頭採購做了一些評估與規劃。之前搭配Canon 1Ds 2使用了移焦天王24-70/2.8L、70-200/2.8L小白、50/1.4以及TS-E 90移軸來拍攝,在一個很不優的時機點跳到Nikon系統,碰上了缺貨與漲價的雙重打擊,所以只先買了AF-S 24-70/2.8G ED與AF-S 50/1.4G這兩顆新款鏡頭。

我不是愛補足焦段的人,70-200mm大光圈鏡頭我使用機率不高不低。棚內常用,戶外光線好的狀況也常用,但一碰上室內的記者會、婚禮,小白往往被我束之高閣......沒辦法,不管是快門或ISO,都不能滿足我的需求。
上一篇提到小黑五在目前FX格式的周邊失光與邊緣畫質(解像力、色像差)下降,加上又漲價了(掯!我幫大家多掯兩次!!),所以並沒急著買,順便等看看是否有小黑六的消息。這兩天在MSN上跟朋友聊到一顆我注意一陣子的Tamron A001鏡頭,他也對這顆鏡頭頗有興趣,所以我們就邊討論邊找資料...

騰龍70-200mm F2.8的緣起與進化
07年Sigma推出了新款的70-200mm大光圈變焦鏡 - Sigma 70-200mm F2.8 EX DG Marco HSM II,創下了最短對焦距離1米的紀錄(先前記錄由Minolta 70-200mm F2.8 APO G(D) SSM的1.2米所保持)
隔年Tamron推出代號A001的70-200mm F2.8 Di LD(IF)Marco,打破了Sigma所創下的紀錄,將最短對焦距離再度減去5公分,同時採用強化塑料鏡筒以減輕重量,95公分對焦距離、0.31X放大倍率與1150g(不含腳架環)的輕量化設計,令人感到相當驚奇。

不過A001的上市可是一波三折,甚至曾經一度流產。早在2002年9月份,Tamron就發表了代號為A01的SP70-200mm F2.8 Di LD [IF]這款鏡頭的開發,但經過了一整年後仍遲遲不見蹤影,到了2004年1月宣布延遲發表,想必是開發上遇到了困難。
A01的發表之初,規格並沒有像重新開發發表的A001那麼震撼市場,A01採用兩枚低色散鏡片(14群18枚),光圈葉片為7片(無法確認是否為圓形光圈),最近對焦距離也僅等同於Canon小白IS的1.4米,不過鏡頭長度僅有184.7mm,則比重新發表的A001更短。
另外A01機構上較為特殊的是採用了FEC的設計,也就是利用轉動鏡頭最前端FEC環來旋轉PL鏡片,即使裝上遮光罩也能調整,在風景攝影時操作PL/CPL較為方便(另一款裝上遮光罩後仍可操作濾鏡的70-200mm F2.8鏡頭為Minolta 70-200mm F2.8 APO G(D) SSM,採用的是遮光罩底部做開口的設計)。

直到了2007年3月,Tamron再次宣布重新開發這顆幾乎讓人遺忘的鏡頭,除了改名為A001外,規格面更是更改了許多地方
1. 光圈葉片由7片改為9片圓形光圈,有利於散景表現
2. 1.4M最近對焦距離不夠看,一舉縮短至比Sigma 70-200mm F2.8 EX DG Marco HSM II更短的95公分,因而冠上了Marco的名稱
3. 除了Di鏡片外,更加入了內部鏡片表面鍍膜的設計,減少鏡片內與感光元件反光,也可有效改善耀光與鬼影
4. 取消FEC設計
5. 雖然A01與A001的最大直徑是市面上四款大光圈望遠變焦鏡最寬的一款,但變焦環的設計較窄,操作上頗為順手

此外鏡頭的外型與配色上也有所變化,從下圖可看出2002年A01(圖左)開發發表時的設計,腳架距離鏡身較長,鏡頭最前方有FEC設計;到了2007年重新開發發表的A001發表初版(圖中),可以看到取消了FEC機構,對焦環也有些不同,其餘部分則與A01相似;正式上市販售版本A001(圖右)則把腳架在重新修改過,也把對焦尺表窗周圍的金色字樣拿掉,看起來更洗鍊了(也有人覺得變得樸素了)。



註二: FEC全名是Filter Effect Control,其目的在在使用遮光罩時,仍可以控制 PL 鏡。

A001對焦切換方式為推拉式對焦環切換AF與MF,切換到MF時,鏡頭前端會露出藍圈




C、N兩大望遠變焦鏡皇與副廠鏡頭的比較


這次列入比較的鏡頭共四顆,分別是:
Canon EF 70-200mm F2.8L IS USM
Nikon AF-S VR 70-200mm F2.8G IF-ED
Sigma 70-200mm F2.8 EX DG Marco HSM II
Tamron SP AF 70-200mm F2.8 Di LD[IF] Marco

規格表如下:

註一: Tamron SP70-200mm F2.8 Di LD [IF]Marco的鏡頭對焦方式選擇採用推拉式對焦環來切換AF/MF

Dpreview在鏡頭測試的Page裡,可以查到四顆鏡頭在APS-C與FF的比較圖表。當然,我們今天只看FF下的表現  Dpreview測試比較
(這篇僅就規格與Dpreview測試圖做介紹,希望我們的金主趕快購入這款A001鏡頭讓我測試..哈!)


焦距70mm,開放光圈MTF50實測值

Canon EF 70-200mm F2.8L IS USM


Nikon AF-S VR 70-200mm F2.8G IF-ED


Sigma 70-200mm F2.8 EX DG Marco HSM II


Tamron SP AF 70-200mm F2.8 Di LD[IF] Marco


在70mm端開放光圈下,從MTF50測試圖表中可看出,中央部位解像力、銳利度還有色像差以Tamron表現較佳,Nikon次之
而邊緣解像力銳利度則以Canon小白IS較佳(但中心到邊緣中間卻異常低落)。


焦距135mm,開放光圈MTF50實測值
Canon EF 70-200mm F2.8L IS USM


Nikon AF-S VR 70-200mm F2.8G IF-ED


Sigma 70-200mm F2.8 EX DG Marco HSM II


Tamron SP AF 70-200mm F2.8 Di LD[IF] Marco


在135mm端開放光圈下,從MTF50測試圖表中可看出,中央部位解像力、銳利度以Sigma與Nikon表現較佳,色像差表現最佳的是Canon小白IS。而邊緣解像力銳利度則以Canon小白IS較佳(中央到邊緣幾乎成水平線),Nikon邊緣解像力則是大幅下降。


焦距200mm,開放光圈MTF50實測值
Canon EF 70-200mm F2.8L IS USM


Nikon AF-S VR 70-200mm F2.8G IF-ED


Sigma 70-200mm F2.8 EX DG Marco HSM II


Tamron SP AF 70-200mm F2.8 Di LD[IF] Marco


在200mm端開放光圈下,從MTF50測試圖表中可看出,中央部位解像力、銳利度以Sigma表現較佳,Tamron次之,色像差表現最佳的是Canon小白IS與Tamron A001。邊緣解像力銳利度則以Canon小白IS較佳,Nikon與Sigma邊緣解像力則是大幅下降。


縮一格光圈在F4.0時,這四款鏡頭表現較佳的焦距
Canon EF 70-200mm F2.8L IS USM,100mm端


Nikon AF-S VR 70-200mm F2.8G IF-ED,105mm端


Sigma 70-200mm F2.8 EX DG Marco HSM II,100mm端


Tamron SP AF 70-200mm F2.8 Di LD[IF] Marco,85mm端



縮一格光圈到F4.0,從MTF50測試圖表中可看出,解像力、銳利度以Tamron A001的表現最佳,從中心到邊緣幾乎成一直線,Canon表現亦不俗。Nikon與Sigma的邊緣解像力同樣下降明顯,但色像差表現最佳的是Sigma。


--------------
這篇篇幅已經太長了所以我們就此打住,其餘的資訊與測試留待下篇將詳細為各位介紹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skei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